蒙特卡罗474官方网站(中国)-登录注册

历史沿革  
History  
华文概览
首页 · 华文概览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蒙特卡罗474官方网站的前身是北京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八十年代增挂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校牌。)这是一所享誉海内外的学校,经历了从诞生于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到停办于民族大劫难的“文化革命”;从复办于改革开放的春天,到发展为华文教育的高等院校两大历史阶段。她的诞生与成长,壮大与中兴,得到了人民政府的特别关爱和支持,也凝铸了几代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4万校友的一往深情。

第一阶段:诞生和成长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成千上万的海外青少年满怀青春的热望和强烈的爱国激情,历尽险阻,义无反顾地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为了迎接和安置一批又一批归国侨生,在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主要负责人何香凝女士和廖承志先生的亲自主持下,于1950年秋成立了“北京归国华侨联谊筹备会”和“北京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U33P26T6D1F138DT20060424151413.jpg

建校初期,北京补校的名誉校长由中侨委主任何香凝女士兼任。这期间,何香凝老人多次来校视察,对归侨子弟关怀备至。在她的影响下,良好的校风和融洽的师生、干群关系成为补校的优良传统。全校上下济济一堂,亲密无间,物质生活的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侨生们的情绪,他们深深感受到的,是生活在首都北京的无比欢乐和幸福。U33P26T6D2F138DT20060424151805.jpg

归国侨生在补校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除一律全免学杂费、医疗费外,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或一时海外接济不上的学生,都及时给予不同等级的助学金;冬天则发放被褥、棉衣裤及卫生衣裤;暂时缺钱的可申请中国银行小额无息贷款;有慢性疾病或传染病的学生,还特别被安排住进北海宿舍疗养。当时作为接待安置侨生过渡中转站的北京补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归侨学生之家”。U33P26T6D3F138DT20060424154318.jpg

补校走上了正规办学道路之后,经中侨委批准,学校开始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选址兴建新校舍。

1953年9月,阜外新校舍正式启用。

在中侨委何香凝主任和廖承志副主任亲自过问下建成的新校园,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是当时阜外地区最早兴起的建筑楼群。学校设施包括一座有20间标准教室和实验室的教学楼,4座学生宿舍楼,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和400米跑道,以及稍后兴建的游泳馆。这种规模的教学及生活设施,在当时全国的中等学校中是绝无仅有的。新校舍的建成,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归侨学生的亲切关怀,对华侨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从此,北京华侨补校结束了为期3年的“流动”办学历史,进入一个正规稳定发展的新时期。U33P26T6D4F138DT20060424154345.jpg

学校根据侨生的特点,开设了大学文、理、农、医科先修班,中等技术班,初高中各年级班,并增设了两个语文班,专门接收在东欧、苏联、日本等国出生的不懂汉语的侨生。

1958年,自印尼回国的著名华侨教育家张国基先生接任我校第二任校长,张国基校长前后任职20年,他对华侨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及对归侨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至今仍为广大校友称道。U33P26T6D5F138DT20060424154400.jpg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国运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了一种时代的感召力,吸引海外广大华侨青年纷纷回国升学,并立志把一切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一时期,侨生回国人数逐年增多,形成一股巨大的时代潮流。1960年,北京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在校生曾多达3500多名,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当时的归国侨生主要来自印尼,其次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日本及港澳地区,也有少数来自英、美、法及菲律宾、毛里求斯等国。

海外华侨的归国热潮,使北京补校已无法如数接纳大批涌来的侨生。为此,中侨委决定在广州、厦门、昆明、南宁、武汉、汕头等地创办新的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北京补校的部分领导和教师骨干分别前往上述各地支援筹办新校,并把中侨委制定的办学方针和北京补校的办学经验带到了各地新建侨校。至此,北京华侨补校在接待安置归侨学生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成为国内华侨教育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回国并在北京华侨补校正式注册的学生有22250名。经过一段时间的补习后,他们先后被分配到各地的正规学校继续学习,其中大多数最终考入国内的高等院校,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了归侨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北京华侨补校还为新中国的侨务工作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侨务干部,在侨务工作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另有一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归侨学生,主动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奔赴东北、内蒙及西南边陲,在支援祖国边疆的建设事业中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席卷中国大地的时候,北京华侨补校也未能幸免。学校于1966年6月15日被迫停课,不少归侨学生在遭受到极左路线的不公正待遇后,无奈重走他乡。

第二阶段:复办和中兴

1978年1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成立。在廖承志主任的领导下,国务院侨办于1980年3月成立了复办北京华侨补校筹备组;1981年5月,国务院侨办和教育部联合颁发文件,决定恢复北京华侨学生补习学校。同年9月1日,学校正式复办并开学上课。

复办后的补校百废待兴,在社会各界及广大校友的关注下,补校各届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为振兴华文教育事业走上了一条中兴之路。

复办之初,学校立即着手收复校园和重组教职工队伍。

一批补校的老领导、老教师重新回到学校;来自北京市各中学的一批年富力强的语文教师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随后分配来的82、83届国内各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为教师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复办初期组建的这支教职工队伍,成为北京补校复办和中兴时期的骨干力量。

北京补校根据新时期教学任务的要求开设了汉语教师班、汉语长期班、汉语短期班。这种教学组织模式的初步形成,为此后华文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2年5月25日,国务院侨办召开了“华侨补校工作座谈会”。会议确定了新时期华侨补校的办学方向和主要任务:向海外华侨华人传播祖国的语言和文化;提出了办学的16字方针:“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短期速成、学以致用”。为适应新时期的教学需求,会议决定北京、广州、集美3所华侨补校增挂“中国语言文化学校”校牌。这次会议为我校由复办走向兴盛确定了大政方针。

1983年以后,元气渐复的北京华侨补校再度成为海外学生慕名求学的首选之地,出现了短期夏令营活动的第一个高峰期。

1983年学校即成功地组织举办了有泰国、菲律宾及欧美、日本各国华裔青少年参加的北京之友夏令营,北京——青岛友谊夏令营及菲律宾青少年汉语夏令营,同时还招收海外教师培训班学员65人,长期班学生35人,短期班学生57人,并针对语言、文化教学的需要,设置了基础汉语、听力、会话、文章选读、写作及中国文化常识等课程。

在办学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全校教职工发扬了老补校的光荣传统,白手起家,艰苦奋斗,认真教学,热情服务,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学生面前,树立起了新补校美好的形象。

1985年9月,为总结华侨补校复办以来的工作成果和办学经验,国务院侨办召开了“侨办系统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分析了新形势下华文教育工作的特点,充分肯定了我校教学与旅游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经验,着重研究了海外华文教材的编写和华文教师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32字的办学方针,即:“游教结合,寓教于游,因材施教,不拘形式,丰富多彩,各有侧重,加强管理,热情服务。”

在“32字方针”的指导下,我校的办学宗旨进一步明确为:为海外华侨华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化提供条件,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服务。我校的各项工作进入了全面调整和发展的阶段。 我校遵照“32字办学方针”,坚持多种形式办学:积极组办夏(冬)令营,继续开设汉语长期班、短期班等各类班级;开展对语言教学的研讨活动,认真探讨和摸索语言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组织优秀教师对华文师资培训的课程和教材、教法加以研究;着手编写了各类汉语教材;精心开辟了7条北京至中国各地的游教专线……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渐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

1987年,我校在国务院侨办的领导下,成立了华文教材编辑发行处,出版并发行了第一套供海外华文学校使用的教材《汉语》。这套配有12盘录相带和3种语言录音带的教材,填补了国内为海外华文学校提供汉语教材的空白。

1990年,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委托我校创办了《华文教学通讯》。这份发行到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唯一的华文教学专业刊物,为交流华文教育的经验和信息,研讨华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传播中华文化和汉语知识,增强海内外华文教育工作者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1年至1990年,我校共培养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汉语长期班学生969人,培训海外华文教师477人,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短期班(夏令营)学员2800名,编写各种汉语教材13种(56册),向海外发行教材书籍45万余册,并选派了3名汉语教师远赴海外任教。至此,学校在海内外的声誉越来越高,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校抓住机遇,顺应潮流,就提高教学、服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向着正规化办学的方向,大踏步走向再度辉煌的新里程。

1992年7月,国务院侨办在福建集美华侨补校召开了北京、广州、集美3所补校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校总结复办以来的工作经验,首次提出新时期华侨补校的“五大基本业务”,即“五大职能”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共鸣和会议的肯定。这五大基本业务是:一、开设汉语长期班(初、中、高三个年级,学制均为一年),满足海外学生专修汉语的要求,培养较高层次的汉语专门人才;二、大力发展汉语夏(冬)令营等短期速成教育,以游教结合的形式增进海外青少年对祖籍国的了解和情感,提高他们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三、开设海外华文教师研习班,加强学术交流和理论探讨,加大培训海外华文师资的力度;四、为海外华文学校编写适用的汉语新教材,走以国内教师为主,海内外合作编写教材的道路;五、选派教师到海外长期任教和短期讲学,了解海外华文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有的放矢地支持海外华文教学的发展。我校五大基本业务的相互关系及工作重点是:办好长期班,获取成功经验是有效开展其它工作的基础;编写教材和培训海外华文师资是重中之重。这五大基本业务的确立,明确了我校为海外华文教学服务的具体职责和任务,确定了此后近10年的教学工作发展方向,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近10年来,我校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招收来自30多个国家的汉语长期班学生1500余名(其中95%为大学就读生和毕业生);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海外青少年参加了汉语夏(冬)令营等短期班的游教活动;近千名海外华文教师来校研修及交流教学经验;我校教师30多人次被派往海外10余个国家长期任教和短期讲学;教材编写取得显著成果:推出海外幼儿华语教材(课本、练习、教师手册各4册);完成泰国华校小学华语教材(课本、练习、教师手册各12册);由我校编写的供海外全日制华文学校小学使用的《汉语》系列教材(全套50册),成为国务院侨办向海外推出的两套主打教材之一;10年间共计向海外100多个国家发行(含出售)教材及各类书籍近400万册,录音带3000余盘,录相带1000余盘。与此同时,学校与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教社团、华文学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和业务往来,赢得了海外广大华教工作者的信赖。

第三阶段:面向新世纪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我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1999年11月,在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的基础上,学校升格为北京华文教育中心;2000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华文教育中心改建为蒙特卡罗474官方网站,成为一所位于首都北京的专门从事海外华文教育的高等院校。

随着教学业务的全面拓展,我校的办学条件也得到较快的改善。新的电脑教室、视听教室相继建立;电化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加大了投入;教室、学生宿舍、会议室、会客室、餐厅、办公室等涉及学生活动的场所,完善了各种设施;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已基本满足了新一代海外学生的需要。

一幅更加壮美的画卷,正在全体补校人的面前展开。

(本资料最后更新日期:2014年12月)